第144章:赵家那些事儿

memory、旧暧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麒麟中文网 www.70zw.com,最快更新穿越时空:废柴守护者最新章节!

    赵家

    曾氏安抚好赵玲儿有些疲惫的回到自己的屋子,看到赵远在屋里来回走动,神色不定眉头紧皱,看起来很是焦灼的样子。看此,曾氏疾步走了过去,“老爷,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了?”

    看到曾氏,赵远再也无法掩饰眼里的戾气,手掌猛然的击上手边的桌子,沉怒道:“赵林的事儿怕是有变了!”

    闻言,曾氏心里一惊,“老爷,这事儿不是都已经决定了的吗?再过几天就要问斩了,怎么忽然有了变动了?”

    “还不是赵曼那个死丫头片子!不知道在武妃娘娘耳边说了什么,武妃就跟皇上求情,上面的人忽然就说机会不对,让我们不要轻举妄动!”赵远冷哼一声,沉声道:“哼!什么机会不对,再不说只怕赵林就要从牢里回来了!我看她是有别的什么打算,搞不好,我们是被利用了!”

    “怎……怎么会这样?”曾氏闻言很是无法接受,“老爷,也许他们真的是在等待什么机会也说不定呢,也许是我们白担心了呢!赵曼就一个小丫头片子说几句话,皇上难道就会放过赵林了吗?这岂不是太儿戏了!”

    赵远心里憋屈,可也没有办法,只能忍着心里的不安,有些无力道:“希望如此吧。”

    与此同时,大牢里,凤茗正一身男装悠闲的坐在一旁磕着瓜子,看着牢里面的赵林。

    “赵林啊,本军师已经够宽宏大量了,赵曼现在可是武妃身边的红人儿啊,现在是时候说出实情了吧?”

    赵林看着凤茗神色不定,欲言又止,最后无奈的叹了口气,转身背对凤茗,“还请世子妃赎罪,小民不能说。”

    闻言,凤茗挑眉,“你知道我是女的?”

    “在聚灵城时便已知晓。”

    凤茗沉默,半晌,缓缓开口,“为何不说?”

    “小民有小民的苦衷,世子妃就不要再问了。”赵林苦笑一声,闭上了双眼。

    凤茗静静地看着赵林,一炷香过去了,凤茗起身,“你不说,本妃也可以查出来。”

    赵林猛地睁开双眼,转身对着凤茗嘶吼道:“你不能这样做!你会害死她的!你会害死她的!”

    闻言,凤茗脚步一顿,转头神色不定的看着赵林。半晌,“李林。”

    “小姐。”

    “你和锦屏留下来听故事吧。”

    “是!”

    侯爷府

    凤茗回府并没有回自己的院子,而是去厨房做了一桌子的饭菜直接去了老侯爷的院子里,哄得老侯爷抑郁已久的心情瞬间大好,两人就这么边吃边聊,完全忘了还在等待凤茗回院子的黎兮。

    吃完饭,两人又聊了好一会儿,等老侯爷实在是困了累了,凤茗才起身走回佛堂,寒月迎面而来,凤茗眼前一亮,“寒月啊,你去厨房给我弄一些吃的来,我有点儿饿了,刚才一直都没有怎么吃,只顾着聊天去了。”

    寒月看着凤茗欲言又止,最后还是硬着头皮道:“世子妃,爷还在揽月楼等着世子妃用膳。”

    “本妃不想见他!记得给本妃把吃的送到佛堂来。”凤茗冷哼一声,脚步没有停顿的往佛堂走去。

    寒月想要劝凤茗一句,可是她的身影早已经远去,他沉下脸闷闷的吐了一口气,可怜兮兮的看了李路和李明,李路和李明两人同情的看了他一眼,随后疾步跟上凤茗。

    等寒月回来已经是深夜了,寂静的佛堂里灯火通明,寒月小心翼翼的将手中的饭菜放在桌子上,看着抄写佛经的凤茗,看了眼所写的字,抽了抽嘴角。歪歪扭扭的,就跟蜈蚣一样……

    寒月抖了抖身子,咽了咽口水,硬着头皮轻声道:“世子妃,爷还在……”

    “哦,你告诉他,本妃暂时还不想看到他,今晚本妃睡佛堂反省。”凤茗停下手中的动作,看着歪歪扭扭的字撇了撇嘴,抓起揉成一团,仍在一边,继续。

    寒月闷闷的吐了口气,垂头丧气的走了出去。完了,这下该怎么办啊?军营的日子又要重来了吗?唉!

    黎兮听了之后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,让寒月给凤茗捎了句话,让她早些休息,别太累了。

    凤茗听了撇了撇嘴,大大咧咧骂了几句,继而很有骨气的在佛堂住了四天,黎兮也很有骨气的睡了四天冷冰冰的床。

    第五天午时

    凤茗刚从皇宫回来,就看到锦屏和李林已经在自己院子里等着了,凤茗挑眉,打趣道:“哟?听个故事还需要听四天呀?看来这个故事有点儿长呀!”

    闻言,锦屏猛地红了脸,羞怒的跺了跺脚,转身走了。

    见此,凤茗笑的更欢了,“李路、李明,你们看看,她还害羞了!说不定再过不久啊,你们就有侄子或者侄女了,哈哈哈……”

    “小姐。”李林抽了抽嘴角,无奈的唤道,上前几步将手中的纸张递给凤茗。

    凤茗看了眼,接过,躺在贵妃椅上一摇一摇的看了起来,看完,凤茗都忍不住惊骇。

    话说当年,凤茗的亲生外公死去之后,他们家也就败落了下来。老妇人就凭着高门嫡女的身份,改嫁给了同是高门嫡子的赵老爷,只是这一次是正妻而不是平妻。因为同是高门,赵家是商户之家,当时的赵家比起老妇人的家里还是差了一大截,虽然现在老妇人的家族也随着没落了,可在当时,老妇人的确算得上是低嫁。

    这样的结合,按说老妇人的日子过的肯定不会憋屈,可世事难料,命运弄人,老妇人在嫁入赵家三年多,还是一无所出,这让赵家对老妇人本事二嫁不满的心,更加的不满了。但是碍于老妇人的身份,在面上也没有说什么,暗地里却以赵家的香火为由,为赵老爷纳了几房小妾。

    因为低嫁的原因,老妇人一直都不太把赵家的人看在眼里,继而赵家的这一做法,让老妇人无论怎样也接受不了,再加上老妇人本身就强势的作风,使她一怒之下,给那几个妾室都下了绝育的药,有不从的直接就给杖毙了,为此赵家的长辈都恼了老妇人,就连赵老爷也和老妇人有了间隔,就这样不冷不热的又过了几年。

    赵老爷冷冷淡淡的态度让老妇人想怀上孩子都难,就在那个时候,老妇人的娘家因为牵扯到一些事情逐渐显露出衰败的景象,赵家对老妇人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,开始不断的对她挑刺,二嫁和不能生孩子的话也不停的跳进老妇人的耳朵里面。

    几年的时间,老妇人已然明白,再这样下去赵家也许会休了她,到时候她还能够再嫁吗?那是不可能的!是僵持着傲气的坚持,然后让自己后半生凄苦?还是低个头在赵家,衣食无忧的度过后半生?两相比较,老妇人选择了后一条路。

    她去找赵老爷谈判,说:她可以让他纳妾,并让妾室生下孩子,但是只有一条,那就是要去母留子,赵家的第一个男孩子必须归在她的名下。老妇人本以为这样的条件赵老爷一定会答应,可谁知道,赵老爷一点儿也不屑,还放话说生不生无所谓。

    这让老妇人恼怒之余也开始怀疑,赵老爷对子嗣的态度和以前相比太过反常了,老妇人心思转动,就偷偷地派人出去查探了一下,结果让老妇人差点儿晕了过去。

    赵老爷在外面竟然和一个女人有了一个五岁的儿子,这样算起来,那就是赵老爷在和老妇人成亲不久,在外面就有了女人了。这让老妇人觉得颜面大损,心头暴怒,当日就回到娘家找来了娘家的人为她撑腰,怒斥:如果赵老爷不对自己道歉并把外面的女人和孩子处理掉,她就把他们帮上衙门,孩子乱棍打死,女的送去做妓。

    那个孩子就是赵家的二公子赵远,为什么是二公子呢?因为在之前赵老爷纳的妾室中有一人已经怀有身孕,却被老妇人给乱棍打死。在那个时候,即便是已经夭折了的孩子,都要留一个位置。而女人给大户人家的男人做妾室,一定要得到正室夫人的承认喝了她的茶,这才是正经的妾室,生的孩子才会被承认,要不然,就只能称为外室,这样的女人什么都不是。这样的身份,当家主母有权力打杀发卖。

    老妇人这么一闹,赵老爷才慌了起来,这事儿要是传出去了,不但女人和孩子没有了,就是他自己的仕途也会受到影响,当即就向老妇人道了歉,并提出,老妇人只要让那个女人进门做妾,孩子过继到她的名下。

    老妇人对这个建议一口拒绝,因为她不傻,留着这个女人,过继不过继完全没有意义,有那个女人在,这个孩子早晚会知道,他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谁,这也正合了那个女人的心思吧!自己的儿子成了嫡子,她成了妾室,然后再伺机除掉自己这个主母,一切就都水到渠成了!这么傻的事情,老妇人怎么会做。

    经过几天的谈判,老妇人终于愿意退一步,孩子她可以接受,但是那个女人绝对不能够留下。赵老爷听到这个提议,当即反对不同意。赵老爷这样让老妇人看出他已经对那个女人上心了,这让她更加的无法接受。

    老妇人的态度万分的坚定,一步不让,赵老爷也绝对不退步,就在这僵持不下的时候,养在庄子上的那个女人忽然死了,这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,同时又松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既然那个女人已经没了,那赵远被接回来是必须的了,老妇人就算再无奈再怎么样,也还是妥协了。在她的心里,一个五岁的孩子还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,只要他的生母不在世上了,她有信心能让这个孩子不发现丝毫,把自己当亲生母亲看待,这样一来,孩子也有了,自己的地位也保住了,也没有什么不好。

    老妇人忽然有了一个五岁的儿子,这让府里的人包括整个聚灵城的人都猜疑不定,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?

    不久后,传出老妇人怀孩子的时候,被一个得到高僧说,孩子的命格太弱,不宜太早沾染到尘世的东西,要好好的保护起来。继而,为了保护这个孩子,在他出生后就马上送去了一个隐秘的地方养着,对外也没有透露分毫,很多人不知道也是理所当然的。现在劫数过来了,就把孩子给接回来了。一个高僧也显身说是,再加上孩子本身就和赵老爷长得十分相似,很多人也就渐渐地相信了。

    可是,外人不知道的是,在那一年,赵家的所有仆人都换了一批,老妇人和赵老爷更是没有想到,在那个女人过世的那一天,只有这个孩子和这个女人在一起,更重要的是,这个孩子来到赵家后,好像失去了记忆一般,对于自己的生母完全不记得了,从来没有提起过一句,更不曾问过。

    据当时给孩子看病的大夫说,当一个人受到极大的惊吓时,有的时候总会忘记很多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