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一章 赴任

风中的失落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麒麟中文网 www.70zw.com,最快更新明末之成王败寇最新章节!

    出发在即,陈怡彤终于提出要求,就是跟随吴帆徽到南京去。

    陈怡彤嫁给吴帆徽,其责任就是要在家孝顺父母,关爱其他家人,成为内当家,不过吴庆超与王和翠的年纪都不是很大,都不到四十岁,身体也很不错,故而陈怡彤留在家中,带有象征的意味,从实际情况来说,也是可以跟着吴帆徽到南京去的。

    不过这件事情,陈怡彤主动提出来,怎么说都是不合适的,除非是吴帆徽愿意,要不然陈怡彤也是需要留在家中的,因为与吴帆徽相处三个多月的时间,陈怡彤内心忐忑的情绪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,小女孩的情绪逐渐的恢复,毕竟只有十六岁,不愿意独自守在米脂县,时时刻刻都想着跟随在吴帆徽的身边,再说南京是陪都,异常的繁华,陈怡彤也想见识。

    陈怡彤情绪的恢复,完全是因为从吴帆徽的身上,感受到了尊敬与随和,在家中生活这段时间,她没有什么拘谨的感受,与吴明丽、吴明芳之间的关系很好,李佳翠和李靖飞都很是乖巧,吴庆超与王和翠更是将她当作女儿一般对待,相比较来说,还没有在自己家的时候规矩多,这自然令陈怡彤适应,甚至有了一种解脱的舒心。

    陈怡彤主动提出要求,让吴帆徽有些吃惊,不过他没有犹豫,一口答应下来。

    吴帆徽的想法不一样,南京是什么地方,著名的秦淮河就在那里,据说到南京去的读书人,都是要到秦淮河去见识一番的,否则就不算到过南京,陈怡彤肯定是有这种担心的,所以想着跟随到南京去。

    吴帆徽身边的女孩子已经不少了,除开夫人陈怡彤,还有李佳翠和翠环,这两个女孩子都已经是十五岁的年纪,嫁出去的可能性几乎没有,上次王和翠曾经侧面询问,是不是给李佳翠说媒,李佳翠居然说愿意出家,这让王和翠明白了李佳翠的想法。

    若是要迎娶李佳翠和翠环,从形式上面来说,只要作为夫人的陈怡彤同意,就没有什么问题了,至于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这些作为夫人的陈怡彤完全可以代替。

    男人本来就需要有女人管,若是陈怡彤不跟随到南京去,到了那样的花花世界,吴帆徽也不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事情来。

    男人与女人的想法肯定是不一样的,基于这样的原因,吴帆徽答应了陈怡彤的要求。

    陪同前往南京去的人,李勇等人煞费苦心。

    吴氏家族护院人数达到了千人的规模,组建的米脂县民团人数也达到了千人,合计有两千人,这些人全部都是马鞍山村直接管理,说到底还是吴氏家族的护院,开销方面的确是增加了很多,但收入也明显增加,由马鞍山村直接管理的耕地,就达到了数万亩,耕地上收获的粮食,数量还是可观的,且吴氏家族族长吴缅清,通过各种办法,给马鞍山村好些商铺,包括米脂县城内与延安府城内的商铺,而由村里直接管理的商铺,京营的规模是很不错的,每年能够赚取的银子也不少。

    吴帆徽前往南京赴任,按照李勇的意思,跟随的护院人数不能够太多,总人数控制在五十人以内,尽管南京和京城有着很大的区别,但锦衣卫和东厂的力量也不能够小觑,若是护院的人数太多,开销大不说,也会自找麻烦。

    李勇最终确定的人数是四十人的规模,有马继刚和孙凯林统领,王宝福、陈威年、马三立、马前贵、马前牧等人悉数跟随,他本人留在马鞍山村,与戴能祥、刘方恒等人共同管理马鞍山村,让马鞍山村的实力不断壮大。

    跟随前往南京的下人,则是以陈代明等人为主,陈代明依旧是管家,已经提前出发前往南京府城,想办法购买到府邸,且提前做好一切的安排,陈世渠回到京城以后,也会要求京城府邸之中的下人,悉数赶往南京府城。

    吴帆徽最终还是决定,从潼关进入河南,由河南进入南直隶,最终抵达南京,路程接近三千里地,比以前的路线多出接近四百里地,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,毕竟山西境内的流寇闹得太凶了,而且吴帆徽一行的队伍里面,还有女眷,不得不小心。

    跟随吴帆徽前往南京府城的,都是最为精锐的吴氏家族的护院,几乎是以一当百的,沿途遇见土匪,能够轻易的打败甚至剿灭,但遇见大规模的流寇,肯定没辙。

    三月二十五日,吴帆徽出发,他计划四月底抵达南京府城,接近四十天的时间,近三千里地,问题还是不大的。

    吴帆徽此番前往南京府城,携带了两千两的黄金,这足够众人在南京好多年的开销,再说吴帆徽明白,他出任南京国子监祭酒,可不完全依靠俸禄来过日子,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收入,数量也是不少的。

    从米脂县出发之后,吴帆徽才感觉到陈怡彤的活泼。

    陈怡彤在路上就是两件事情,第一件事情是在马车上面看书,第二件事情,就是跟随在吴帆徽的身边,陈怡彤本就会骑马,在米脂县的几个月时间里面,她也时常到马鞍山村,而且到了村里之后,就要骑马,李勇等人煞费苦心的在近七百匹战马之中,挑选了最为温顺的战马,他们可不敢让陈怡彤摔着了,那样的责任他们承担不起。

    陈怡彤对一切都很是好奇,对沿途看见的流民,也很是可怜,时常施舍流民一些吃的东西,吴帆徽虽然对陈怡彤这些做法不以为意,仅仅凭着这样的施舍,是不能够解决流民问题的,不过他也为陈怡彤心地善良高兴。

    沿路行进的速度不是很快,但每天都在百里地以上,马继刚负责跟随大队人马,孙凯林则是带着几名护院在前面侦查,保证大队人马的安全。

    经过潼关、进入河南的时候,吴帆徽一路仔细观察了这座驰名中外的关隘。

    河南境内的情况一样不是很好,只是比陕西稍微强一些,但进入到南直隶之后,感觉就有些不一样了,不仅仅是气候方面的变化,南方的气候比北方明显要湿润一些,没有那么干燥,且沿途也能够见到不少的水田,更大的不同是寻常百姓的生活,比北方的确好一些,从官道两边村镇的比较,就能够看出来这一切。

    南方耕地粮食的产量,大约是北方的一倍左右,尽管说这里的百姓,遭遇的压榨剥削也是很厉害的,但是南方的确很少有老百姓造反,百姓都勉强能够活下去,这一点与北方的情况是不一样的,加之造反的流寇,绝大部分都是在中原以及湖广和四川一带活动,很少有进入南直隶的,后金鞑子更是不会染指南方,所以说北方那种萧瑟的局面,在南直隶几乎是看不到的。

    不过吴帆徽却没有那么乐观,进入南直隶之后,他的观察更加的仔细。

    老百姓的确还能够勉强活下去,但是只要仔细看,就可以发现老百姓的脸上不存在笑容,几乎都是麻木的,这明显是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迹象,官道两边不少的村镇,庄户人家的房屋,绝大部分覆盖的都是茅草,青砖红瓦的房屋也能够看见,硕大的院落同样能够见到,但不用猜测,那些房屋肯定是属于士绅富户的。

    南直隶的士大夫家族比比皆是,毕竟这里的读书人多,吴帆徽记得穿越之前曾经看过资料,表明大明科举考试做官的读书人,有一半是来自于南直隶,这也导致南直隶士大夫家族数量众多,不少的村镇里面,都有士大夫家族。

    这也是北方无法比拟的。

    南直隶是大明王朝最为富庶的地方,表面看的确是如此,但只要深入其中,就能够发现这里的老百姓,同样是很辛苦的。

    这不禁让吴帆徽想到了一件事情,兴盛于南直隶的东林党和复社等等,最为明确的政治主张就是藏富于民,朝廷不能够增加百姓的负担,他们坚决反对征收商贸赋税,认为朝廷不能够舍本逐末,但他们赞成增加农民的赋税,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,东林党人主要就是由士大夫与商贾集团所组成的,正是因为他们不遗余力的维护自身阶层的利益,导致了大明王朝无法收取商贸赋税,应对赋税危机的时候,只能够增加百姓的负担。

    这恐怕是大明王朝败亡的根源之一。

    可以说一直到封建王朝的彻底覆灭,都没有能够很好的解决商贸赋税的事宜,而之后的大清帝国,更是最大限度的阻止商贸经济的发展,活生生的让屹立在世界巅峰的中华帝国,逐渐的堕落,沦落到积贫积弱的地步。

    穿越的吴帆徽,明白这里面的道理,不过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,他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,还有太多的危险需要闯过,在这个过程之中,稍有不慎,就很有可能粉身碎骨。

    既然穿越了,就需要改变历史,就要努力避免几百年之后那种情况的出现。